「iPad Pro 12.9 4th + 妙控键盘 w/ 触控板」初体验,陪衬 Brydge Pro + 键盘 😎

2017 年入手 10.5 后,写了一篇文章(「iPad Pro 10.5 + 罗技 Slim Combo」上手测评及使用,以及对比「iPad Pro 9.7 + 苹果 Smart Keyboard/罗技 Create」)也对 iPad 进行了几个月的使用(非视频&非压泡面)

最近更新了 2020 款的 iPad Pro 12.9 第四代,配上了妙控键盘,来进行一下初体验。

转至:持续文章更新列表

加入 Telegram 频道 获取推送提醒/参与群聊

文章简介

这次的 iPad Pro 更新倒没有什么让我惊喜的地方,说实话,是应为 iPadOS 的更新和新来的妙控键盘,才让我对 iPad Pro 有更多的期待。

本文第一方面会详细介绍一下使用 Magic Keyboard w/ Trackpad 的一些感受,称之为「硬件相关,对比 Brydge 的不同,体验不一样来介绍功能性和方便性。

另外我会将 触控板 单独出来,进行一下比较详细的介绍。

第二方面会结合 iPadOS和软件 的使用才分析一下 iPad Pro 的初体验。

使用「初体验」 的主要原因是疫情当下许多我思考的外出等环境没有办法达到,自然而然也没有办法详尽说明。如果未来可能,可以考虑一个后续文章。

文中设备

  • Apple iPad Pro 12.9 4th(2020)
  • Apple Magic Keyboard w/ Trackpad 妙控键盘/触控板(简称 MK)
  • Brydge Pro+ Wireless Keyboard with Trackpad for iPad Pro 12.9-inch (2020 & 2018)

写作歌单

老样子,跟上次的文章一样放一下自己写作时的歌单
原版是 Spofity 上的 lofi hip hop music
最近我自己在慢慢搬运到 QQ 音乐上 lofi hop hop music - 学习放松纯音乐

选购相关

在考虑买 12.9 而不是和现在一样的 11 大小的时候,就已经决定是要更换为 MBP 13 + iPad Pro 12.9 的配对,正好老的电脑也到了差不多更新的年龄了。

因为对于键盘+触控板的需求属于一开始就决定了的,在购买前对比了市面上了两款,苹果自家的和 Brydge Pro+ 金属质感的

下图是我在比对后做出的一个表格,分析自己的需求,得出自己的结果是妙控键盘,但是为了使文章内的对比更加有真实性,我还是同时下单,然后最终结果也和我预想的差不多,保留妙控键盘。

原选购指南:https://t.me/o1xinsight/111

大家也可以作为一个选购参考,在购买前做一些理性的分析,有能力的朋友可以多去体验一下实际的硬件效果,来更好的选择。

IMAGE 2020-08-03 22:57:52


目录

硬件相关

先来浅尝一下 iPad Pro + 妙控键盘的颜值,然后我讲对比 Brydge 直接展开讲讲 Magic Keyboard 的功能上的优点缺点(配合对比一下 Brydge)

妙控键盘使用及对比 Brydge

目录

做工

从质感上来说, Brydge 的金属感觉的确非常不错,加上 iPad 后感觉就像一个原生态的 Macbook 电脑的感觉一样


相比来说,苹果家的 Magic Keyboard(简称 MK)不属于任何的金属质感,从质地上摸起来没有金属那种磨砂的感觉,但是整体的手感上也丝毫不差。


灰尘

因为这个原因,MK 也比较容易遗留灰尘,不论是外面的接触面,还是键盘上方下方以及键位之间,给大家来一张大图感受一下!

尺寸

单从尺寸重量上来讲,两个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两款键盘的重量不相上下,只有几克的差距,所以并不存在任何的重量上的优势。

厚度上来说, MK 的键盘厚度要明显比 Brydge 少很多,但是两者折叠起来后,没有感觉到异常大的差异,主要是因为其他的尺寸重量区别不大,所以不管是外带还是手持,没有明显的区别。

另外一点是,MK 的触控盘要比 Brydge 的略微大一点点,但是也没有特别夸张。

角度

目录

MK 的角度有限,大概在上面能转动45度左右,Brdge 的角度理论是随意的都可以坚持起来。

从两周左右的实际体验来说,差别没有太大区别。角度上基本没有过多的需求,MK 的角度已经普遍足够各个桌子的不同高度体验了。

相比而言,在折叠性上,MK 反而更胜一筹:

折叠性

折叠性:进行角度转换或者合起来折叠的便捷性

依托于苹果强大的工艺,MK 的键盘进行角度切换的时候,只需要单手随意的拿起来转动就好,折叠也一样可以单手很简单的完成。

相比来说,Brydge 的方式是下方两个夹子夹住 iPad,为了保持 600g+ 的 iPad 能牢固的竖立起来,Brydge 下面的转动轴明显非常难活动,切换角度,以及打开 Brdge 明显的需要双手进行控制,一个手扶着键盘,另外的进行转动。这一点上的确没有 MK 便捷,目前不清楚时间久了转动轴会不会更易转动(但这样也可能导致 iPad 可能倒下)

连接和充电

目录

MK 自带一个 USB-C 充电接口,理论最大是 22W 的充电速度,相对来说我还是喜欢直接 iPad 连接充电,更快速,但是的确也给一些剪辑大佬留下来 iPad 原生接口用于扩展。
连接上,放上去便成功连接的感觉一如既往的 APPLE!

Brydge 的键盘是蓝牙连接,第一次需要手动连接。键盘右侧有一个 USB-C 的接口用来充电,官方说可以达到 3 个月的使用时长

因此你是可能会碰到出门,或者用到 Brydge 的时候发现键盘没电了,需要临时充电。比如我在看别的 Youtuber 视频的时候,他正准备测试 Brydge 就发现没电了,只能去充电在继续测试。

Brydge 键盘休眠

因为功耗问题,Brydge 会在键盘没有使用的一段时间后自动关机休眠,并不会检测你 iPad 是否开着屏幕已经连接。

比较严重的一个问题是当你在看视频的时候,基本上键盘就会休眠了,然后你需要点开机键,等待几秒钟进行连接。

不知道未来 Brydge 是否会做固件升级支持用户设定这个选项。

功能键和背光灯

目录

功能键

功能/控制键是我在之前文章中提到非常重要的一点,也是我当初选择罗技键盘的一个很大的原因。

如果你看到我这次在选购前比对后做出的表格,会发现这次 MK 没有功能键只给了 4 分,反而言之 Brydge 给了 9 分之多。在体验了两周左右后,我决定将两个分数改为,MK=6分,Brydge=8分。主要的原因就是 触控盘和 iPadOS 带来的更新已经大幅度抵消掉了功能键的作用。

唯二让我比较念念不忘的就是音量和亮度了,毕竟这两个的更改用触控盘还是需要进行拖拉一下的,但是却没有上一次文章中写的那么不能接受。

之前控制键很重要的原因主要是:
将手放在下面,依托键盘的时候,需要将手抬起来进行滑动等等的体验实在糟糕,令我觉得在做一项十分多余的动作。

背光灯

MK 这次是自动背光灯,光线一般的时候就会自动有背光,我基本没有注意过背光灯,但是我还没碰到光线不好的时候打字发现没有背光灯的,这点自动我还是相信苹果的

Brydge 是中规中矩的控制键三个等级的背光灯,不得不说,在自动化比较好的情况下,我并没有使用这个控制键的任何理由了~

触屏使用 iPad

目录

这里来讲讲 不需要键盘时候的操作。主要的场景是需要把 iPad Pro 从键盘上拆分下来,单独使用触屏或者 Apple Pencil。

抬手触控

因为 Brydge 的整体偏后,从之前的图上能够看出,你得手会距离他有一定的距离,相对来说 MK 的角度比较倾斜,比较考前,这方面无需太大的幅度可以简单触控。

但我个人还是倾向触控板,毕竟完全不用抬手。

拿下 iPad Pro 使用

两款键盘都不支持直接折叠放平然后玩耍 iPad Pro 或者上手 Apple Pencil 配合使用,但是相对来说,MK 在我这里的体验更方便易用。

MK 单手拿下整个 iPad Pro 基本上不废多少力气,所以直接拿下来使用,然后在放上去显得十分自然,方便。可能有的一个缺点是,放平时摄像头的凸起会导致不能平平稳稳的使用 Apple Pencil,解决办法也有,可以把 MK 合起来,将 iPad Pro 放置上去,摄像头正好对应 MK 上面的摄像头空处,应该能解决一些稳定问题。

Brydge 的设计由于是两个夹子夹紧 iPad Pro,在我取下来时,变得非常费劲,不仅要一个手使劲按着键盘,另一个手使劲上拉 iPad Pro,两边依次拔起来,相对来说会让整个流程变得不太友好。Brydge 可以让你反面插上 iPad Pro,这样就可以平方到键盘上使用 Apple Pencil,但这样插拔的费劲和体验,让我心生退却。

键盘手感

目录

这一方面我不准备怎么介绍,因为在我看来两款键盘的打字效果都很不错,我没有感受到明显的差别,可能和我对这方面包容比较强,如果有兴趣,还是建议直接想办法去体验一下更为直观,毕竟每个人的包容性是不一样的。

最终选择

目录

结合我选购前自己的表格(选购相关),近两周的体验下来,的确和我选购钱给的分数基本一致。

在大部分小的细节上,MK 和 Brydge 的区别度没有那么强烈,选择 MK 主要的几点是:

  1. 连接和充电的无感化
  2. 配合键盘和拿下单独使用的超便捷性

但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接下来我要说的触控板体验的区别

触控板

目录

本来触控板应该归为上面的硬件对比里面的,但因为他属于一个很重要的部分,所以特别的拎出来单独说道一下。

**简而言之,「触控板 + iPadOS」在鼠标这方面,的确让 iPad Pro 的整体感觉上了一层楼。
从根本上来说,这两者的结合让你可以在交互使用上把 iPad Pro 当成一个非触控的电脑一样对待,一切你本来之前键盘没有办法弥补的,通过触控板和指针都可以达到做到的效果。
**

但是,交互上的上升,并不能替代很多第三方软件的 iOS 化的不兼容性,这方面我会在后面的iPadOS和软件中解释。

指针操作

目录

不得不说,苹果在设计 iPad Pro 的指针的时候,的确做到了就是很苹果。不是单纯的一个指针鼠标,而回动态的选择整个按钮的体验的确恰到好处。初期的时候还略有不习惯,但是后面越来越熟悉这个操作,也越来越能感受到这种看似微小的改变,的确让体验提升了一个等级。

换而言之,至少现在来说 iPadOS 的定位还没有纯电脑化,苹果也在花心思做出一些不一样的使用感觉,区分电脑和 iPad 的区别。

手势操作

目录

这应该是我最喜欢的一点了吧,触控板基本上把 Mac 上已经有的手势操作带入了过来,如果有不熟悉的,可以看看苹官官方的 iPad 触控板手势说明

从我个人的角度来说,手势的操作,让许多复杂的事情变得异常简单,尤其是你已经在 Mac 上培养出来了肌肉记忆。

截屏2020-08-03 21.56.14

上图是截图苹果官方文档中的一部分。

简单的来说,在之前的时候,iPad + 任何键盘,你在浏览网页的时候的时候,你能做的就是点击键盘的上下键,或者配合一些 shift 键位,快速翻页等等。

但是现在,只需要简简单单的双指滑动就可以很自然的滑动整个网页。

可能有些人觉得这两者也没有那么夸张的区别吧,但我觉得这两者是根本上的区别

如果你现在将一台没有触控板的电脑,使用上下键来浏览网页,可能大部分人会难以接受,毕竟鼠标/触控板是默认配置,既然 iPad 被苹果冠以了生产力,如果连最基本的浏览网页都还如此繁琐地步,我的确不觉得他能多有生产力。

另一个显而易见的手势就是三指滑动回到主屏幕。

仅键盘支持的时候你不得不使用 cmd+h 或者抬手回到主屏幕,但是手势的支持让回到主屏幕异常简单。

最后一个不得不提的就是切换软件了

不得不说 cmd+tab 快捷切换软件在 iPad 上体验的确挺一般的,毕竟 iPad 打开软件的逻辑和 Mac 感觉十分不同,cmd+tab 的切换让这一切变得繁琐,大概率上我还是会想办法回到多任务管理切换,或者只直接 cmd+空格 搜索我想要打开的软件。

但是手势操作的支持让切换软件了也十分方便。

一种方式是你三指上滑并且停一下下,就会激活多任务窗口,双指左右滑动就可以浏览所有窗口,然后异常容易的点击,打开你想要的。

另一种就更好了,因为 iPadOS 的软件打开的体验不同,你可以需要切换到前面打开的一两个中,使用四个手指随意的从左向右一滑动,就可以激活上一个打开的软件,就像 Mac 上切换不同的桌面一样的感觉

Brydge 的糟糕体验

目录

大家好,看到这里只有一句话对 Brydge 说:「再见不送」

在经历我上面的列举,以及带有我强烈特色的,非常重要的宣言,你会知道,Brydge 竟然基本不支持我上面说的任何的手势,仅支持双指左右和上下滑动的。

支持的这些手势还非常糟糕,下方视频对比可以看到实际的体验
但是,双指左右滑动的体验非常糟糕,在桌面上经常过度滑动,然后掉帧严重。
另外双指上下滑动浏览网页掉帧和卡顿极为的严重,无法想象。

Brydge Pro 有自己的软件进行键盘更新,不过并没有放出任何的更新,目前的糟糕极为体验。

触控板的空间

可能是做工/技术原因, Brydge 触控板上方 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的区域都是不可点击没有回馈的,最上面尤为明显,由于我是先实用的 MK,后换的 Brydge,经常就会碰到点击了没有反应,没有按下去的感觉。

视频对比

目录

由于手势操作这方面的确很难用言语说清,我特地录制了视频来看 Brydge 比较糟糕的体验,可以在 Youtube 或者 B 站观看。

Youtube:

Bilibili:

iPadOS和软件

目录

我不会去过多的讨论 iPadOS 的功能性上带来的那些更新等等,毕竟这些功能性的大家都已经研究透了,对于未来发展各家也都给出了一些预期,这里我仅仅结合我使用 iPad Pro 的 场景 说一下自己的体验,优点也好缺点也罢,如果没有放到个人真实的场景里,都是无用功

大部分软件的 iOS 化

目录

iPadOS 的确给了许多许多的可能性,但是,如果所有的软件还是按照之前 iOS 的设计准则,以及有效性的化,那这个系统的改变也不能改变 iPad 的生产力不足的问题。由于我不是一个视频博主(谁知道以后会不会呢),所以很多评测中说 iPad 对于视频支持的完美,同时加载多个视频等等如同电脑般流畅对我来说没什么实际意义,我想对很多人来说应该也意义不大。毕竟大家都是日常/办公/斜杠青年的使用手段。

简单的来说,目前大部分第三方软件依旧是 iOS 化的,没有把 iPadOS 单独拎出来做很大的优化和支持。

复杂的说,这是一个「生态」的问题,就目前而言,不能确定苹果能改动多少第三方的支持,但的确越来越多的软件开始支持键盘,指针优化,多层级铺开展示这种利用大屏幕和触控板优势的操作了,所以未来可期。

场景化体验

目录

场景化:将已有的电脑/手机使用场景,搬到 iPad 上并尝试

接下来我会用「场景化」来给大家介绍一下目前为止,我实际的使用场景都有什么限制。
这会覆盖到我个人认为的我会使用 iPad Pro 所做的事,当然也有可能在未来又发现了许多可能~

这部分主要是给大家一个参考。
有一些我已经有的场景在 iPad 上基本都是可以覆盖,可以直接使用。
当然我更加会吐槽许多 APP 对于触控板,键盘的支持的不完整性,因为他们的底层依然是「iOS 化」的,这是为了方便大家认清只是 iPadOS 的改变是不足以让整个生态突然就高生产力的,需要许多第三方开发者和公司进行大量的更新,迭代和时间。

Telegram 频道发布

个人运营的 o1xinsight 频道,就目前而言在电脑上的流程是:
查阅资料 -> 印象笔记写好草稿 -> 手机 Airdrop 图片 -> 放入印象笔记 -> 当场发布,或者放入进去后定时发布

从流程上来说,每一个步骤在 iPad 上都有对应的软件和方式,但如同这个章节的标题「软件的 iOS 化」,导致遇到了不少问题,这些都是在电脑端完全没有的:

1.印象笔记草稿
在分屏查阅资料,然后复制粘贴到印象笔记时:

  • 快捷键粘贴会导致印象笔记崩溃,只能双击点击粘贴,或者虚拟键盘快捷粘贴键(2020.08.09 印象笔记更新修复了这个bug)
  • 没有办法「无格式粘贴」但是不同来源的资料的字体,颜色等等杂乱不一

2.发布到 Telegram
选择图片然后添加说明时,文字复制过去,添加说明的文字框不回变大,并且有时候会碰到 bug,往下面滑动看不到蚊子
从印象笔记粘贴过去的时候,富文本的支持没了,已经加粗的文本等等都会变成默认的。

邮件和规划

个人使用的是 Todoist 进行任务规划,Todoist 全平台的统一性基本上没有特别大的操作问题,界面,交互在电脑和 iPad 上都比较一致。

邮件端使用的时 Spark,这方面也基本都能覆盖到,唯一的区别是,我在电脑端是自己定义了快捷键的操作,有自己的习惯,在 iPad 上则是默认的快捷键。但是没有特别夸张的不顺畅,因为主要实用的快捷键就是归档,没有特别多的快捷键需要记忆。

看视频

大部分的视频其实都支持了快捷键,上下左右四个按钮可以快进,快退,调整音量。
空格键可以方便的暂停等等
触控板可以直接滑动激活平时在屏幕左边右边调节亮度的操作

但是依然有没有支持的,比如腾讯视频,键盘操作完全不支持,只能使用触控板双击暂停,向前拖动快进。

写文章

MWeb 一直是我写文章的软件,Mac 端和 iPad/iOS 端都有良好的软件支持。

碰到的一个问题是「大纲问题」,iPad 上的 MWeb 不可以固定大纲一直显示(已经反馈~),但是我个人写文章偏向于列好大纲,可能跳着写,也会有互相之间的参考,导致协作体验一下子有了改变。

但是其他方面依旧十分方便,自动上传到图床加载等等都和 Mac 非常好的同一性,快捷键支持也比较完善。

看书/资料/课程

微信读书是我在 iOS 上一直使用的软件,不知道从哪个版本开始 iPad 上登录可以直接手机扫码登录了,体验十分棒!(不然就得扫 iPad 微信登录在授权),不论是翻页的支持,还是触控板拖动标记,打字,做笔记体验都很好。从键盘的效率上来说,iPad 进行笔记一定是比 iPhone 好很多的!

得到是我最近每天都会花一些时间学习的,但是在 iPad 上对于触控板的体验意外的有问题。使用触控板完全不可以选文字,导致没有办法使用触控板做任何笔记,想要选择问题必须触屏选择,也是我在 iPad 上唯一没有办法搭配键盘使用,必须要使用手的软件。

极客时间/PDF 浏览这类第三方学习软件全靠公司的重视程度,至少支持横屏是我对于这类软件一个最基本的要求,这样我就可以配合触控盘点击我想点击的东西,不会被限制。

这一部分的使用场景,主要就是对于触控盘的支持,因为看书,看资料等等都需要做笔记,划线等等。
但也有列外,比如 PDF Expert,之前查看 PDF 的时候会配合 Apple Pencil 进行写写画画,所以场景真的是仁者见仁了。

聊天

使用 Telegram 聊天时,全套都是 iOS 的快捷键
举个例子:快速回复的方法是对着信息想左边一滑
但是在 iPad 上配合键盘,你需要点击触控板滑动,体验就非常不触控板的感觉,
反观 Mac 上的 Telegram 快捷方式则是双击这条信息旁边的空白处遍可以

剪贴板历史记录

这应该是我最希望 iPadOS 能优化但又觉得不可能的一点了。

在 Mac 上有各种软件可以快捷键打开一个剪贴板框查看你最近的历史并且快速复制粘贴。由于系统限制,短时间内应该不可能给你这种「插件支持」,最近也是在寻找一款第三方剪贴板软件,进行测拉 App 可以实时打开然后进行复制粘贴。好一点的话,可以直接支持拖拽到另一个软件,再一次,需要第三方软件自己的支持。

去 iOS 化

讲了那么多,其实想说的就是去 iOS 化是能够提升 iPad 效率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尤其当他配上了键盘,触控板,他就不仅仅是一块大屏幕,而真的是一款便携式电脑了。

未来可期

目录

吐槽的越多,也就代表我期望的越多,如果真的失望,那就直接不买不吐槽了。

我还有许多许多的其他使用场景,仅仅是拎出来一些我觉得比较适合的讲一下使用体验,最终想说明的不外乎「前路漫漫,未来可期」,希望 iPadOS 的改动可以带动第三方软件生态的改动,将 iPad 的支持定位不同于 iOS。

最后的最后,还是我 2017年的文章里的最后就写上的话,未曾变过:

**根据自己适合的使用条件、场景、用量去选择你的工具,比跟风要效率的多~**